#粉丝投稿#
5月13日便是母亲节了!从开始到现在,你和母亲之间肯定发生了许多开心、难过的事情。在特别的节日里,把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大胆说出来吧!
妙筆声輝第12期
▽▽▽
?白发母亲
来自香山红叶
我的母亲是位小学老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三十多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心爱的讲台,修养于家中。
我常说母亲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因为说她是知识分子吧,又感觉她身上缺乏那种睿智与典雅;说她是农村大字不识的老太太吧,她的谈吐又充满了文化气息,哲学、佛教、诗词,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决不俗套。
就是这样一位母亲,顶着满头的白发,穿着那件似乎从未更换过的衣服,急匆匆地行走在小区里,街道上,淹没在如潮的人流中,让人没能对她留下一丝印象。
但:
『母亲是快乐的。』
虽然退休已快二十年了,每到春节时,在外打工或上班的学生回来了,总要把她接了去,一家一家轮流做客,学生及家长用这种质朴的方式表达对她的感激和尊敬。
我都奇怪,那么多的学生,她怎么都能准确地叫出名字,即使有些容貌变化大的,自报家门后,她也能马上想起是在哪里教过的学生。
每每听到学生向她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回忆以前读书时的傻事时,大家总会开怀大笑,她的皱纹常随着笑容绽放成一朵美丽的花,与学生在一起,是母亲最欣慰的时刻。
(图源网络)
『母亲是无私的。』
不管学生是不是自己班上的,她都一样对待。中江县是农业大县,九十年代时经济还比较落后,每到开学缴学费时,母亲便会提早取出几月的工资,等着那些家长来从她手里拿了钱去缴费,她说不想让学校里的任何一个孩子因没及时缴费而受责备,报名结束后,母亲的手上便有了全校各年级家长给她打的厚厚一摞借条。
母亲从不去催问,但也没有一位家长因此而赖账。等卖了粮食,母亲手里的借条便渐渐地变少,每学期都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轮回。
(图源网络)
学校其他班有个身带残疾的孩子,每天上下学路上极不方便,母亲便建议她中午在学校吃饭,由母亲每顿做好了给她端到教室里,直到她毕业。
母亲的一切生活习性也被学生家长掌握得如同家人般的熟悉。由于母亲担负校长一职,开学时需要把所收的学费交到镇上学校,两地距离十来里地,有一次天黑了母亲还未回学校,一位学生家长发现了这一情况,因为所处乡村,极担心母亲的安危。
这位热心的家长马上召集了好几位家长,大家兵分几路前去迎接母亲,直走到镇上才找到正等着交钱的母亲,看到这有些声势浩大的保镖队伍,母亲开怀大笑。
(图源网络)
『母亲是自私的。』
我上小学时母亲还在金堂县福兴镇的花林乡村小学任教,我成为了她的学生。八十年代的乡村学校真的是破烂不堪,我们最开始的一间教室是泥土墙的,四面透风,处处漏雨,靠近讲台一侧的墙也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可能倒塌。
从此,我和堂姐、堂妹三人便一直坐在那个位置,直到搬迁了教室。母亲当时就说过,万一那墙真的倒下来,最先砸到的也是自己家的孩子,我当时觉得她好自私,甚至有些怨恨,因她的决定,让我成天都生活在恐惧中,长大后才明白,那种无奈的选择也是她心中最大的痛。
(图源网络)
母亲当时似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工作和学生,当时是一位老师承担一个班的所有教学任务,母亲每天完成这些繁重的工作后经常还要去家访。为不耽误家长的农活,她一家一家亲自去登门拜访,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
天黑了,而我和妹妹因为胆小,不敢进屋,只能坐在离家不远的一块石头上眼巴巴地望着远处,努力搜寻着她的身影。等我们把身下的石头都捂热了,眼睛也望出了泪花,才等回了她。
急急忙忙地添柴做饭,我们已经困得不行了,有时一根面条半截在嘴里,另一头还在碗里时我和妹妹就已经东倒西歪地趴在桌上睡着了。还有就是明明看见她买回了一块新花布,给我们量好了尺寸,我和妹妹满怀喜悦,衣服做好了,却又穿在了别人的身上,我好伤心。觉得她好自私,一点都没关心过我和妹妹,很羡慕别人的妈妈。
(图源网络)
『母亲是节俭的。』
母亲一辈子都是很节俭的,节俭到有些吝啬的地步。衣服穿破了,穿旧了,总舍不得换件新的,补一补再穿。连袜子也是补丁摞补丁的,我们常笑她“周总理有一件带补丁的睡衣,你是啥都带补丁”。
但就是她对自己的节俭,遇到有困难的人时她却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学生送本子,买墨水,把学生来看望她时买的东西分送给她认为更需要的人。母亲对公家的钱也是如同自己的钱一样节俭。
以前我上小学时,在寒暑假里常被连哄带骗地跟她一起来县城用背篼一趟趟地把学校的教科书背回去,最大的奖赏就是中午给我买了一个当时让我眼馋的馒头。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次吃馒头时旁边有位喝着小酒,点了盘猪耳朵的饭客看我母亲拿着扁担和绳索,很同情地对我们说:“你们是从山上下来卖了柴的吗?”
(图源网络)
后来母亲调任中江县兴安小学,有次德阳市评选“十佳明星教师”,母亲有幸成为候选人,镇上的领导带了记者前来采访,正赶上学校放假,他们听学校旁边的人说我母亲去兴隆镇给学前班的孩子买板凳去了,镇领导很肯定地说那我们就去小路上去迎接李老师吧,以她的性格,绝对是走路回来的。
果不其然,在半道上,远远地就看到母亲有些吃力地走着,肩上的扁担被压得有些弯了,担子的两头是捆得结结实实的小板凳,像小山一样。“咔嚓”“咔嚓”,记者的镜头在闪烁,一个平凡人的瞬间被定格。
(图源网络)
『母亲是爱学习的。』
活到老,学到老是母亲始终都坚持的信念。她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母亲只要拿起书,就会忘了做饭,也会忘了时间。
去年冬天我推荐她看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早上我起床时,她已捧了书本戴了老花镜靠近窗台认真地看着,有时傍晚回家,她还沉浸在书里无法自拔,看到我的出现,才想起还未做饭,像做错事的小孩一样慌慌张张地跑进厨房。
(图源网络)
每次看完一本书或一部电视剧,母亲都爱和我讨论里面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有时也不管我有没有认真地听,可能这就是她的职业特点吧。
读初三的儿子常扔了很多数学试卷在家里,母亲也爱花半天的时间来做上张试卷,还饶有兴致地想给我讲解题思维,可我天生就对数字没有任何感情。看着那些让人头痛的奥数题,我调侃地说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母亲对我偶尔在家跳一下的健身操也感了兴趣。只要我放上音乐,她必定跟在我后面比划,我本来动作就不标准,再加上她一系列的改编,一段充满美感的健身操动作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儿子每每看到我们跳操,总会捧腹大笑:你们这也叫健身操啊!简直就是群魔乱舞。母亲依然淡定地跟在我这个“山寨版”的教练身后踏着那慢了不知多少拍的节奏。
(图源网络)
『母亲是健忘的。』
她的生活中似乎就没有让她烦恼的事,虽然好多时候她都是沉默寡言的。不急,不怒是她生活航程中的两大坐标,她把一切都看得淡泊,不埋怨生活中所经历的坎坷,不计较工作中名利的得失。
她常说没必要把那些不愉快的事装进心里,有那时间去生气,我还不如去看一本书。就这样,她在别人觉得她过得有点傻的方式里,选择性地记忆和遗忘了生活中的点滴,收获的全是满足。
编辑独白:
这位作者也是N次投稿啦,文章图一和图末是作者母亲照片!小堂妹儿十分喜欢她的文章,简单却不失乐趣,总能勾起读者的无限回忆,令人感同身受。小堂妹儿从白发母亲这篇纪实文章里读到了感动和快乐,作为老师的担当和母亲的无私。作者和母亲亦师亦友,还时常打趣自己的母亲,这种理想的母女状态令人羡慕。#堂粉儿们也给大家分享一下独属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吧#
文字:香山红叶
编辑:小堂妹儿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快快联系我们踊跃投稿吧
加小堂妹儿a
-妙-筆-声-輝-
金堂首档原创情感文字输出栏目
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希望你能加入我们!
———END———
小堂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