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
堂堂医院获悉,
我县首位接受
“3D打印导板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
手术的患者顺利出院。
图
网络
据了解,患者为74岁男性,因偏瘫、失语于本月10日医院进行治疗。入院查体时存在失语、神志处于一个嗜睡的状态;右下肢活动不灵便,不能下地行走,右手一点也动不了;进一步诊断发现其左侧脑出血,出血量约30毫升。
术前头颅CT
经过充分沟通,患者的家属同意做手术。当天我们就对病人实行了‘3D打印导板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术前,通过对患者头颅内外结构进行三维重建,设计穿刺点、穿刺方向、穿刺针道和穿刺深度,并进行模拟微创手术,直达脑出血点;然后采用3D打印技术,根据模拟手术,打印出与患者前额鼻部完全符合的面具及穿刺导管;术中,在全麻成功实施定向微创穿刺,抽吸出血性液体约20毫升。
外一科主任王再新说,
手术结束后病人逐渐恢复意识,
第二天查房,
病人神志清楚、右手能抬离床面、
失语明显好转,
能进行简单交流了。
目前病人情况稳定,
可以自己下地行走。
据王再新介绍,
治疗脑出血的普通手术方法有
开颅手术和钻孔穿刺引流术。
其中,开颅手术创伤较大;
钻孔穿刺引流术创伤小,
但手术过程中的“穿刺定位”是个难题,
存在定位粗略的问题。
3D打印机
3D打印导板属于“量体裁衣”,
很好地解决了定位不准的问题。
利用3D打印导板进行穿刺,
能减小手术误差、降低病人损伤,
手术成功率高,病人也恢复更快。
术后头颅CT
这属于我县医学应用上的一次突破,未来希望能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脊柱手术定位、肝脏肿瘤手术定位和临床教学等。
王再新说,
3D模型非常直观,
便于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能提高他们的配合度、增加他们的信任感。
文/何城凤
编辑/海狸蒲杨彭团虎
审核/邱健
合作/招聘/广告/媒介...
无论你是上述的哪一种需求
都可以联系
金堂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电话
印象金堂
带你玩转新金堂,品读东成都
发布政务资讯,展示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