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金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成都东北部,是成都市确定的扩展性发展区、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近年来,金堂县立足农村地区广、人口多等基本县情,以接地气的孝善文化为抓手,坚持面向群众,以大众化的内容、乡土化的形式、生活化的实践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为金堂近百万居民知晓和践行。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全县孝亲敬老、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有效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天府花园以文育人载体建设亮点多水城金堂
怎样才能以大众化的内容、乡土化的形式、生活化的实践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通过载体建设,用文化熏陶人。”金堂县相关人员介绍,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可观,金堂县以突出孝当先、善为魂主题打造了多处公益性文化景观、地标性文化建筑以及群众性文化阵地。
“在县城区建成占地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据介绍,通过有效利用公园的牌匾亭台、门湖路林等原有基础设施,建成了‘三园’(雷锋园、好人园、名人园)、‘一湖’(孝心湖)、‘三林’(诚信林、法治林、友善林),以现当代‘雷锋’事迹、本地好人事迹、名言警句、古语古训、善行义举故事等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休闲健身路径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
此外,各乡镇依托文化本底,建成了孝文化广场、孝善苑、孝心墙、孝心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林家大戏台、文明艺术培训学校等各具特色的文化阵地,用二十四孝图、忠孝礼仪楹联、孝善故事、公益广告等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和熏陶市民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
据金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主题公园建成后,获得了市民的高度赞扬,“不少前来参观过的市民都纷纷予以点赞。”如今,每天傍晚、每个周末,前来公园休闲散步的市民更多了。市民们通过实地参观、口耳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渐渐根植于心。
深挖孝文化用传统感化人孝文化景观
金堂县土桥镇有个“孝善苑”,因户户知孝敬孝、人人从善扬善而得名。近年来,金堂县深挖本地的以“孝亲敬老”为核心的孝文化,充分依托全县遗存较好的23条古街、31座古庙宇会馆,着力修复古迹古貌,保留恢复“城隍出行”“庙会庙戏”等非物质文化活动,再现了孝善文化昌隆的历史场景。同时,坚持古为今用,着力抓好文化的传承,倡导“在家当孝子,在外做善人”的价值理念,用承载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感化广大市民群众。
“在传承主体上突出抓典型,推出‘新二十四孝’评选、‘孝子行’、‘百寿宴’、‘敬老承诺’、川剧坐唱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动。”金堂县相关人员介绍,通过类似的活动,可以引领群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此外,在传承形式上金堂县注重抓创作,以歌舞、戏曲、品、快板等形式,将本地道德故事编排成文艺节目,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巡演、孝善大讲堂、文化四季风、好家风好家训讲座等各类活动,“以群众听得懂、看得明、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孝善新风,引领核心价值”。
贯穿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万家以孝敬、友善、节俭、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颂”活动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内化于心,目的在于知行合一,外化于行。近年来,金堂县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个层面、各项工作,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践行的生动局面。
“首先是融入思想道德建设。”金堂县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通过开展“孝善家庭”、“孝子孝媳”、“美德少年”、“成都榜样·金堂好人”、“青春好榜样”、新乡贤、“五星党员”等评选活动,全县涌现出孝善先进典型余名。与此同时,金堂县还开展道德讲堂、百姓故事会、道德模范在身边、草根文化艺术节、百姓春晚等文化惠民活动余场,举办孝善主题书法展、百米长卷绘孝德、孝善万人签名寄语、孝文化节等特色民俗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以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
此外,为了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在全县幼儿园、中小学开设《弟子规》、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课程;开展“童心向党”、“中国梦·我的梦”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读唱讲演展活动,从小滋养、熏陶未成年人的核心价值观。
“为了强化乡规民约带动作用,我们由德高望重的新乡贤倡议制定孝善公约、文明公约、卫生公约等乡规民约,以此规范居民行为、引领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除了思想道德建设,金堂县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了基层社会治理。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堂县立足实际,在贯穿融入上下功夫,乡土化、生活化的举措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层、通万家。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带动下,全县文明、和谐、诚信、友善,成为了天府花园水城的一张特色名片,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了商业投资、促进了乡村旅游、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图文:四川文明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