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午,金堂县淮口街道红岩寺社区党总支书记滕琼接到一个来自湖北武汉的陌生来电。原来,社区青年党员陈曦主动医院建设,在武汉奋战的日子里,他与同事们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如今,医院交付使用后,他通过了身体检查,单位批准其回乡,他主动联系社区请求安排隔离观察。
我是党员,请求前往雷神山支援
“报告,我是党员,我请求参加医院项目!”2月5日,成都,中建三局一公司安装分公司西南经理部动员会现场,来自金堂的小伙陈曦主动请缨,自愿加入工程突击队驰援武汉。
作为一名90后,年出生的陈曦已有7年党龄,在大学批准成为预备党员时,介绍人给他的评价是“既能吃苦、又能创新”。毕业后,陈曦一直从事机电设备管理相关工作,在公司承建的多个项目中表现突出,得到不少老同事的认可。收到公司发出的出征《召集令》后,他决心做一名“逆行者”,即刻出发前往武汉与同行们决战雷神山。
每天只睡四小时,再累都要建好它
2月7日一早,陈曦告别家人从金堂淮口家中出发,前往成都公司与同事汇合。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次日凌晨,医院建设现场的陈曦与同事们来不及休息,便争分夺秒立即投入工作。
困难重重,他们坚持不懈、一一克服。陈曦所在的西南突击队共有29名队员,他们主要负责在基建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后续机电设备安装。医院几乎是“平地起家”,许多建设原材料在有限的场地和运载能力下分配甚至需要靠“抢”。为了争取用最快速度将设备安装到位,陈曦和团队里几位党员从两班倒的宝贵间隙中抽出时间,提前排队申领材料,每天最多只能休息4—5个小时,确保每日材料供应充足。突击队员还婉拒了当地政府提供的志愿者营地,选择了公司就近安排的临时住处,但该地宿舍距离雷神山工地仍有十几公里,为了把等待通勤车辆的时间节约下来,陈曦和同事们每天提前出发骑自行车赶往现场。
2月14日,陈曦所在突击队负责建设的病区顺利交付使用,突击队员们在自己奋战的阵地上集体留影,并喊出“武汉加油”的口号,向“接棒”的医务工作者送上祝愿。当日晚间,队员们通过了身体检查,获准离开。
服从规定,请安排隔离我
“我通过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