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成都新金堂今日头条号刊载了
《“爸、妈,我回来了!”
男子被拐35年后终于回家》
一文后,
网友纷纷留言表示“看到泪目”。
这个感人的故事,
还要从一场特殊的寿宴说起——
7月28日中午,淮州新城山水酒店内高朋满座,王光洪老人80大寿在这里举行。王光洪老人笑容满面,精神抖擞地招呼着前来的亲戚。他的这个生日,意义非凡。就在7月20日,他35年前被拐卖的儿子卞修好(原名王华)第一次回到了家乡金堂。这一天,他儿子带着一家人前来为他祝寿。
祝寿仪式上,卞修好与妻子、孩子上台下跪,向父亲拜寿,向母亲祝福。两位老人内心激动,几次颤抖地从座椅上站起来,拥抱儿子一家。35年的分别,让此刻的团聚显得弥足珍贵,一家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儿子失踪
夫妻踏上寻子“长征”
年5月23日早上,家住淮口镇的铁匠王光洪像往常一样,去铁匠铺上工打铁,妻子赖昌金则在田地里侍弄着红薯,6岁的女儿赖少英与3岁的儿子王华到场镇上去赶集。夫妻俩本以为,这一天会和之前的日子一样平淡地过去。但不一会儿,女儿慌忙地跑到铁匠铺,带回来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弟弟不见了!两人在赶集时走散了!
一时间,王光洪夫妻俩都慌了,急忙停了工作,到场镇上寻找。但赶集的人早已散去,孩子更是没了踪影。80年代,还是一个通讯方式只有信件和口信的时代,夫妻俩只能一个村一个村地打听。很多天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打听到孩子的消息。为了扩大搜索范围,夫妻俩离开淮口镇,到其他乡镇去寻找,但仍然没有结果。
“当时心里的着急和难过无法形容,就怕再也见不到儿子了,所以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也一定要将他找回来。”赖昌金回忆起当时自己心中的感受,仍然心有余悸。乡镇上找寻未果后,夫妻俩步行去成都继续寻找。成都市的每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他们寻子的足迹。他们甚至还去了温江、郫都等位置较远的区域,之后又乘车到了重庆、西昌等地,可仍然没有任何儿子的消息。夫妻俩的积蓄和从亲戚那里借来的钱,也在寻子路上被消耗得所剩无几。
王光洪夫妻
“郫县(郫都区)、灌县(都江堰)、重庆都找遍了,走了多少天的路,问了多少户人早就数不清了。”王光洪老人说。
血浓于水
儿子成家后不忘寻亲
四处寻子的王光洪夫妻并不知道,当时,3岁的王华被人贩子带上了火车,一路向东,跨越数千公里来到了安徽省六安市附近的一个村里。王华的新家里已经有五个女孩了,他就这样成了新家里唯一的男孩。村里的人们,看到这个新来的小男孩,给他取名叫“卞修好”,希望他能在这里好好生活。
自己从“王华”变成“卞修好”,虽然当时只有3岁,但王华知道,自己走上了另一段人生。在养父母家中,王华虽然过着和谐而幸福的日子,备受父母和姐姐们的疼爱,但一直以来,他仍然思念着远方的家乡和亲人。
“在安徽,我日夜都想找到我的爸爸妈妈和姐姐,有了小孩后,想要去寻找亲人的念头就愈发强烈。”卞修好说,自己26岁的时候有了孩子,体会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便一心想要找到自己的亲人。
DNA寻亲
35年后全家终团聚
随着科技的发展,DNA寻亲在中国应用开来。年和年,卞修好分别进行了数次抽血采集DNA,并在当地派出所登记。但人海茫茫,迟迟没有亲人的消息。
而在四川金堂,王光洪一家依然没有放弃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年,王光洪的女儿赖少英在“宝贝回家”网站登记了信息,王光洪也在金堂县打拐办做了DNA采集登记。
年4月,县打拐办给王光洪一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身份信息的核对以及DNA信息的匹配,在安徽登记的一名叫“卞修好”的38岁男子,基本上能够被确定为王光洪失散多年的儿子。
这个消息,给寻亲35年的王家带来了希望。因为弄丢弟弟,这些年来,赖少英一直心中有愧。在收到弟弟找到的消息时,当时正在江苏的赖少英马不停蹄地赶到安徽六安,第一时间见到了弟弟。
“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又开心,又激动,又心疼。”赖少英回忆起见到弟弟的那天,百感交集,多年的想念、担心和愧疚在见面当天,融进了姐弟俩的一个拥抱中。
7月20日,卞修好回到金堂。如今的淮口镇已经华丽转身,蜕变为淮州新城,而卞修好小时候与姐姐玩耍的河滩和田野,如今已经变成了美丽的城市景观。
卞修好说,家乡的建设出乎他的意料,能与家人团聚,他已经非常满足。赖少英说,弟弟虽然已经在安徽成家,但他人已经找到了,无论在哪里生活,都希望他过得幸福。
文图/张冬雪部分图据网络
编辑/郭思漫蒲杨彭团虎
审核/邱健
合作/招聘/广告/媒介...
无论你是上述的哪一种需求
都可以联系
金堂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电话
END
我们
有态度有温度
了解金堂大小事